劳动关系外包引发的劳动保障难题 仓管员猝死暴露权益困境
42岁的蔡永是一名电商平台的仓管员,他在出租屋内猝死,几天后才被发现。警方鉴定为猝死。蔡永曾做生意失败,后来转到北京某电商平台门店工作,从送菜员做起,做过站长,去世前担任仓管员。他的手机聊天记录显示,他经常加班,每天至少工作12小时。
蔡永家属表示,蔡永在中秋节期间连续通宵工作,身体出现严重不适。9月18日,他向店长请假,称自己眼里全是血,看不见东西。店长最终批假。9月19日晚之后,蔡永的手机再无操作记录。家属认为,持续通宵和长时间工作是导致蔡永猝死的重要原因。
蔡永去世后,家属与电商平台谈判赔偿时遇到难题。平台表示蔡永并非其员工,而是与第三方劳务公司——杭州云千斗签订合同。云千斗拿出了一份《自由职业者服务协议》,称双方不是劳动关系,只能进行人道主义赔偿。这份协议明确指出双方适用于《民法典》而不适用《劳动法》,平台没有为蔡永缴纳社会保险和购买任何保险的义务。
律师林虎才表示,这种《服务协议》逐渐被一些企业用来规避用人风险,逃避劳动者的保障。近年来,随着新业态经济发展,灵活用工的方式逐渐被接受,但一些企业利用这种方式刻意规避用人风险。法律界人士指出,当劳动者与用人企业之间有劳动关系之实而无劳动关系合同时,一旦出事,用人方会用尽手段逃避责任。
学者建议有关部门出台指导意见,平衡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权益保障和用人企业的成本。目前,许多劳动者面临劳动关系外包、维权难的问题。例如,外卖骑手刘丽华在送餐途中遭遇车祸,因未与平台直接签署劳动合同,而是与第三方劳务平台签的《服务合作协议》,最终只拿到少量保险赔付。
面对这种情况,劳动者需要注重工作留痕,如打卡记录、领取报酬记录等,以确认事实劳动关系。法院在确认劳动关系时,不仅依据《服务协议》,还依据实际工作情况。专家建议,政府应考虑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单独制定保障制度,并推动共享用工,维护劳动者权益。
本文 狮子狗个人网站 原创,转载保留链接!网址:https://9377news.com/post/28219.html
1.本站遵循行业规范,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;2.本站的原创文章,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,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;3.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