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44cc免费资料大全天下:工地上意外发现两座战国大墓,没被盗,发掘后令考古人员惊喜不断
工地发现古墓
2011年4月的一天,安徽六安市城东某工地上,工人们在施工时意外挖出了颜色特别的泥土。
周围的土壤基本都是深黄色的,工人们挖出的泥土却有几种不同的颜色。
工地上的管理人员见状,心里“咯噔”一声,怀疑他们这是挖到古墓,于是连忙叫停施工,并通知了当地政府。
该市文物局派出的考古小队赶赴现场勘测后发现,挖出来的泥土是五花土,确定下面的确有古墓。
保护性发掘工作如火如荼地展开,考古小队在古墓中发现了大量精美的陪葬品。
但是让所有人惊奇的是,墓主人的棺椁明明保存完好,他的头颅却不见了踪影。
这究竟是怎么回事?难道是被人盗走了吗?
墓主人又是因为什么原因而死的呢?
战国双墓
2011年,安徽六(lù)安市城东新澳现场开奖结果查询:经济开发区准备修建一座游乐园,以此来吸引更多的游客。但是在4月的一天,当工地上的工人们像往常一样开始了日常作业时,却发现今天挖出来的土壤很奇怪。
当地的土壤颜色基本都是深黄色的,工人们挖出的土壤却不止深黄色一种颜色。
工人们好奇地围着那些泥土看,工地上的管理人员闻讯赶来,却露出大吃一惊的神色。管理人员也算是见多识广,这类事情就算没有见过,也听说过不少了,立刻意识到他们可能是挖到古墓了。
管理人员也顾不上其他,连忙将工地上的所有工作都叫停,然后赶紧打电话上报给当地政府。六安市的文物局很快又从当地政府这边获知了消息,迅速派出一支专业性很强的考古小队,火速前往现场。
当随队而来的考古专家看到那些挖出来的泥土后,立刻判断这些泥土是五花土,常见于土坑墓中,并很肯定地表示工地下面确实存在古墓。在进一步实地勘测后,考古小队更加惊喜了,因为他们发现工地上五花土的分布面积很大,这也意味着下面古墓的面积也绝对不小。
工地工人们的施工已经将古墓的封顶挖开了,考古小队还找到了一个盗洞,不过这伙不知名的盗墓贼只往下挖了3米就停手了,若是他们再坚持几米,大概就能找到古墓的主墓室了。
由于古墓已经遭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,于是保护性发掘工作火速展开。
在将下面的古墓挖开后,考古小队先后发现了两个墓室,彼此之间相隔只有10米。其中一个墓室长约7米,宽5米,被考古小队暂时命名为m566,另一个墓室长9米,宽6米,被暂时命名为m585。
考古专家推测,这座古墓应该是一座夫妻合葬墓,至于是否如此,需要进一步开棺验证。不过在此之前,因为这里泥土比较潮湿,古墓中存有大量积水,在正式挖掘之前,需要先将这里的积水清理干净。
考古小队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,先清理了外藏室的积水,发现了大量的陪葬品。
只是它们身上大多裹着淤泥,考古队员们不得不用软毛刷和喷壶一点一点清理,使得这些陪葬品慢慢露出了造型精美的真面目。
根据发掘出来的陪葬品判断,考古专家认为这座古墓建于战国时期,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。
那个年代流传下来的史书古籍并不多,我们想要了解那个年代,只能通过发掘同时期的古墓,研究其中的墓葬文物。
而在六安的这座双墓中出土的陪葬品种类丰富,有大量的的陶制品和漆器,其中还有一个非常显眼的陶鼎,是已经出土的其他战国时期陶鼎的两三倍大,这样的大型陶皿在皖西地区还是第一次。
此外,考古小队还发现了5块铜镜,其中有一块直径27厘米的青铜镜,背后铸有6个变形的“山”字和精美的图案。
这种山字纹镜是战国时期最为流行的铜镜类别之一,六安双墓中出土的铜镜有4块都是山字纹。
六“山”镜纹主要出现在战国晚期,纹饰布局和手法都体现了浓厚的楚国人的审美高度,这进一步印证之前对此类铜镜的一贯判断,也帮助考古专家确定这是战国晚期楚国人的古墓。
确定了古墓时代之后并不意味着结束,随后需要确定的,就是墓主人的身份了。
夫妻合葬
在将外藏室的积水排空后,由于m566规模相对较小,于是考古小队就先从m 566开始入手,先后开启两口棺椁。
让考古小队震惊的一幕出现了,先打开的m566棺椁中的遗骨颜色发黑,让人第一反应就是该棺材的主人是中毒而亡。而后打开的m585棺椁中,墓主人的遗骨颜色相对正常,但他的头颅却不翼而飞。
考古小队再三确认,这口棺椁之前密封完好,没有盗墓的痕迹。难道说,当年墓主人在下葬的时候,遗体就缺少头颅吗?
怀着疑问,考古队员们开始了进一步的研究。
他们发现,m566中的墓主人年纪大概在35岁,遗骨的盆骨短而宽阔,锁骨和肢体骨骼比较纤细,显然是一位女性,那四面山字纹的铜镜就是她的陪葬品。
m585中缺少头颅的骸骨则显然是位男性,大概在35岁到39岁之间,遗骨拼接起来后显得十分高大。两位墓主人一男一女,年龄也比较接近,墓中陪葬品又多是成对出现的,看来这处双墓应该就是夫妻合葬墓了。
而在墓室中,考古专家总共发现了10个仿铜陶鼎。这样的仿铜陶鼎在战国年间非常流行,但是10个陶鼎与当时的礼制严重不符合,因为只有天子才能用九鼎,诸侯都只能用七鼎。
不过考虑到这是一座夫妻合葬墓,那么这里的10个鼎大概就是男女墓主人一人五个,也就是说对照的是战国时士大夫的规格。
让人疑惑不解的是,考古小队还在墓中发现了装有动物骨骼和汤水的陶罐。墓葬保存完好,这些“骨头汤”肯定不是后来跑进来的动物,也就是说这些陶罐是随墓主人一起下葬的。
饶是经验丰富的考古专家,也一时想不清楚这些陶罐是做什么用的,难道是某种祭祀仪式吗?
经过研究,考古专家发现这些动物骨骼属于牛和猪,那些汤水也并非“骨头汤”。
大概是在两位墓主人下葬时,主持葬礼的人下令宰了一头牛和猪作为祭祀,然后再将它们分割开,分别装在不同的罐子里,与墓主人一起埋进了墓葬中。
后来随着时间的流逝,罐子里的动物肉和内脏都腐烂消失,同时因为当地土壤潮湿,积水慢慢填满了罐子,这就形成了千百年后的我们看到的罐中“骨头汤”了。
而在男墓主人内棺上,考古小队还发现了盖在上面的一层纺织品,考古专家估计这就是经常在先秦典籍中出现的“荒帷”,也就是棺罩,这是对死者生前居室帷幄的一种模仿,在两周时期尤为流行。
只不过这种纺织品很难保存下来,因此在以前的考古中,考古专家很少见到这样完整的荒帷。
经过仔细的清洗修复,原本破败暗沉的荒帷渐渐展现出了它原本的模样,上面的菱形图案还依稀可见,彰显着墓主人当年尊贵的身份地位,此物也成为了这次发掘中举世罕见的珍品。
此外,在外藏室中,考古小队还发现了大量的兵器和护具,包括青铜剑、铜戈以及盔甲甲片。那把剑上已经全是锈迹,剑鞘上原有的颜色也看不清楚了,但是两千多年的时间依旧没有消磨掉剑刃的锋利,依然闪着凛凛的光。
看到这些,考古专家基本可以肯定,男墓主人应该是战国末年楚国的一位将领。
那为何他的棺材里会没有头颅?女主人的遗骨又为何会发黑呢?
扑朔迷离的身份
为了了解他们的死因,考古专家着实花费了一些时间。
他们借用先进的仪器,对男墓主人的遗骨进行了深入分析后发现,他的脊椎遗骨上有5处比较明显的锐器造成的伤痕,而且主要集中在头部下方的脊关节上,其中比较深的伤痕有两处。
考古专家推测,这位男墓主人应该是死于斩首。
而在他的右手臂骨骼上还发现了一处较深的砍痕,应该是被锋利的武器横削的。最关键的是,这处伤口完全没有愈合的迹象,很有可能是男墓主人在此处受伤后,很快就因为斩首而死亡。
结合这些研究,考古专家推测,男墓主人生前应该是楚国的某位高级将领,他在一次领兵作战中,与敌人短兵相接,发生了激烈的战斗,最后很有可能是受伤被俘,最后被杀。
敌人将他斩首后,带着他的头颅回去邀功,他的身体就被楚国的士兵带回去交还家人,再安葬在了这处墓葬中,这也就是为什么在两千多年后打开墓葬,他的头颅不见踪影的原因。
而至于女墓主人的死因,考古专家最初因为她的遗骨发黑而认为她是中毒而死,是来给男主人殉葬的。但是随后的发现却推翻了这一判断。
这位女墓主人墓室中的陪葬品做工更加细致精美,在当时一定代表了极高的尊贵。此外,考古小队还在她的墓室中发现了一座人形铜灯,这就说明女墓主人的身份极有可能比男墓主人还要高,她不可能给丈夫殉葬。
之后,考古专家也研究了她的遗骨,发现她并未中毒。遗骨之所以发黑,是因为长期浸泡在积水中,她的衣物慢慢分解融进水中,又与尸骨发生了化学反应,这才有了现在的模样。
截至这里,考古专家们能从古墓中发现关于两位墓主人的信息就只有这些了,至于两位墓主人究竟是谁,他们却无从判断,因为可用信息实在太少,年代又实在久远。
不过,不肯否认的是,这处战国双墓的出现,还是给研究这段历史的学者们提供了丰富的资料,人们也再次见识到了那个年代高超的技艺。
至于两位墓主人究竟是何许人也,只能寄希望于以后发现的古墓和文物了。
本文 狮子狗个人网站 原创,转载保留链接!网址:https://9377news.com/post/2393.html
1.本站遵循行业规范,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;2.本站的原创文章,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,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;3.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