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价格战」这么狠,中国车企怎么还越赚越多了?
2024年,价格战是中国汽车行业绕不开的关键词。
近一年来,新车市场的价格不断走低。如今,中国消费者花同样的钱,可以买到更好的车。
而与之呼应的,则是汽车行业人士对于车企盈利能力的担忧。众所周知,价格战是一种让利行为,很容易让车企陷入“赔本赚吆喝”的境地中。
但种种数据表明,在价格战的大背景下,中国车企们的营收和盈利能力似乎都未受到影响。
增收也增利,中国车企越赚越多了
根据中国上市公司协会的数据,今年上半年,中国汽车行业营业收入增长超8%,净利润增长超20%。利润增长速度甚至超过了营收增长。
除了整体的利润规模,单车利润也是衡量车企盈利能力的另一个重要指标。从单车利润数据中,我们也能发现中国汽车行业的有趣现象。
例如,长城汽车近年虽销量增长不佳,但单车利润却是国内最高的;国内体量最大的上汽集团,单车利润却不算高;近年来营收、利润均暴涨的比亚迪,单车利润则中规中矩,位居中游。
但整体而言,中国车企的单车利润还是增长的。特别是长城、吉利两家,单车利润分别从2023年的约0.57万元、0.3万元,增长至2024年上半年的1.28万元、1.11万元。
营收、利润双双上涨,中国车企真的是越赚越多了。
中国车企,为什么越赚越多了?
同时增收增利,中国车企靠的是什么?
在增收方面,消费者对于自主品牌的偏爱,让中国车企出现了明显的营收增长。
根据中汽协的数据,今年8月,自主品牌乘用车销量为146万辆,同比增长13%;市占率则达到了66.9%,较去年同期提升了10.1个百分点。自主品牌已经占据了国内三分之二的市场。
在利润方面,汽车供应链上游的原材料、零部件价格仍在下落,同时,自主品牌销量增长带来的规模效应,进一步降低了企业的各项成本,也提升了整体的运营效率。
车企的利润控制法则
但也有车企的营收、利润表现出乎意料。例如,比亚迪2024年上半年的单车利润为8500元;2023年,比亚迪的单车利润为8600元。两者几乎相当。
而与此同时,比亚迪今年上半年的营收、利润却分别实现了15.8%、24.4%的同比增长。
整体利润增长,单车利润却没有显著变化。比亚迪很可能是在有意“控制”自己的利润。
一个反常识的事实是,车企是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控制自身的利润额的。
众所周知,利润=营收-成本。对于车企而言,加大研发投入,积累技术储备,就意味着增加成本;降低价格,让利于消费者,则意味着降低营收。两者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减利润。
以比亚迪为例,其仍在持续加大自身的研发投入。根据主流上市车企2024年半年报,比亚迪已经成为中国汽车行业的“研发之王”,其研发投入高于特斯拉(约人民币161亿),是长城的三倍以上、吉利的四倍以上,几乎等于长城、理想、吉利、长安之和。
日前,比亚迪集团品牌及公关处总经理李云飞更是表示,比亚迪员工总人数已超过90万人,其中,技术研发人员近11万;比亚迪目前已经成为全球研发人员最多的车企。
同时,比亚迪还在控制自身的产品价格。在今年6月的中国汽车重庆论坛上,李云飞曾表示,由于锂电池原材料上涨及汽车上游供应链短缺问题,2022年新能源汽车纷纷涨价,比亚迪也曾两次上调价格。但随着电池、原材料价格下跌,车企也应顺势降低价格。不降价是“对消费者的不道德”。
正式因为有像比亚迪这样的品牌,将利润控制在合理的水平上,结束了汽车的暴利时代,让中国消费者能够买到物美价廉的产品。
如何追求“合理的利润”?
毫无疑问,追求利润是企业的本能。但出于长久发展的考虑,优秀的企业有必要追求合理的利润,实现客户、员工、股东以及社会、合作伙伴的共赢。
一方面,企业不能仅追求眼前的利益,而忽视长远的发展。例如,对于一家创新性企业,放弃对研发的投入,往往意味着衰落的开始。
另一方面,只有足够的利润才能支撑企业稳步向前,为员工、股东、合作伙伴以及整个社会创造更多价值。
一家企业,该如何控制自己的利润水平,以实现两者的平衡?
在汽车行业,我们可以将目光投向那些“百年老店”们,看看他们是如何追求“合理利润”的。
根据易车统计的2024年上半年全球车企单车利润榜单,榜单前十名依然由国际品牌占据。特别是豪华及超豪华品牌如法拉利、兰博基尼、保时捷等,单车利润远超主流车企。
与此同时,通用、Stellantis、大众、雷诺等国际主流品牌的单车利润水平,则在1-1.5万元左右。
由于财年统计方式的不同,易车的2024上半年单车利润榜单并未收录日本车企。但根据2023年数据,日本车企的单车利润依然不低。例如,丰田的单车利润就达到了2.1万元。
换而言之,去除掉豪华、超豪华汽车品牌后,国际主流汽车品牌的单车利润水平,大致在1-2万元左右。
考虑到这些品牌的主要研发资源位于发达国家,整体成本较高,中国车企将利润控制在1万元左右,就可以在全球市场内保持相当强的竞争力,并为自己的股东、员工、合作伙伴赚取足够的利益。
事实上,与国际品牌相比,中国车企还有这得天独厚的优势。如今,中国拥有全球最完整的汽车产业链,特别是在新能源汽车领域,中国供应链已经实现了高度的规模化与垂直一体化。同样一台新能源汽车,中国的生产成本可以做到全球最低。
这也正是比亚迪们在出海过程中的最大潜力。在中国市场,自主品牌曾经利用成本优势追赶上了合资品牌,又用技术实力与规模效应实现了新的反超。在全球市场,产品领先的自主品牌开始反攻海外品牌,并最终成为中国制造的新名片。
本文 狮子狗个人网站 原创,转载保留链接!网址:http://9377news.com/post/14921.html
1.本站遵循行业规范,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;2.本站的原创文章,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,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;3.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。